重庆梁平:“一根竹子”闯世界

新闻要闻 2025-09-15 04:20:49 7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石楚园

  清晨,一根竹子山风裹着竹香,重庆掠过白夹竹林,梁平时移势易网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家辉和手工纸匠蒋吉文走进山里,闯世挥刀砍下今年第一批嫩竹。一根竹子

  这些浸润着山泉的重庆竹料,将在发酵4个月后变成“二元纸”,梁平承载梁平木版年画奔向天南海北。闯世

  被称为“中国寿竹之乡”的一根竹子重庆梁平,拥有35万亩竹海,重庆梁平也以一根根竹子的梁平千变万化,书写着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闯世传奇故事。

  非遗出海,一根竹子时移势易网竹与纸“共舞”东方美学

  “没有‘二元纸’,重庆就没有真正的梁平梁平木版年画。”工作室里,徐家辉轻抚着土黄色纸张感叹。

  “在刚开始探索制作木版年画时,总觉得差一口气。”徐家辉发现,“二元纸”纸张纹路粗糙,呈朴实温润的土黄色,结合年画印制的色彩和内容,自带独特韵味,但当地已经没有人生产,试遍替代纸张皆难复原古意。

  几经周折,徐家辉找到当地经营手工纸作坊的蒋吉文,两人经数月反复捶捣蒸煮,最终成功复原出“二元纸”。

  带着这份“竹与纸的共舞”,徐家辉的梁平木版年画开启了环球之旅。十余年间,他的年画走进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十余国展馆。

  “我们的门神画特别受欢迎,因为脸部的椭圆腮红处理,让神灵一改威严的形象,生动活泼,显得喜气洋洋,使用了传统技法印制的年画色泽百年不褪。”徐家辉笑道,每次撤展时,主办方都要询问展品能否售卖。

  竹粉环球,边角料化身绿色热销品

  最近,曹丙言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位于梁平高新区的新工厂还未投入使用,外贸订单就纷至沓来。老工厂生产的一批竹产品即将发往日韩、欧盟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曹丙言的竹签厂产值仅有400万元,而今年年产值预计将达到2000万元。这一切都源于自主研发的竹粉加工设备投用。

  “竹签加工要经历破竹、断料、冲条、开片、拉丝、打磨、削尖、筛选等多道工序,整个流程下来毛竹利用率仅有18%到20%,剩下的竹节、竹片等就成了废品。”曹丙言对原材料浪费感到十分可惜。

  瞄准以竹代塑的趋势,曹丙言打起了将“下脚料”做成塑料替代品的主意,但搜遍网络,都没找到竹粉加工设备的相关信息。

  “既然买不到,我们就自己造!”曹丙言和老乡成立一家公司,在邵沟村的简易厂房里开展技术攻坚,6年间耗资2000多万元,终于研发出了全自动竹粉生产线。

  “每根竹子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制作的一次性餐用具制品不添加塑料,能实现完全降解。”令曹丙言自豪的是,以前贱卖每吨收益不足百元的边角料,如今成了每吨价值16000元的一次性餐用具,畅销海外。

  竹海生金,从卖石膏到“卖风景”

  梁平竹子制成的非遗产品和竹制加工品走向全球,竹山镇猎神村的竹海风光也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5月中旬,重庆邮电大学留学生雪明走进猎神村,一边吃着竹荪菌火锅,一边将美景和美食照片分享给远方的朋友,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过去我们‘吃矿山’,村里石膏矿、白灰窑、煤矿、造纸厂等有50多家,环境被破坏了,橘子树都不结果。”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回忆。

  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经济发展,到底值不值?猎神村痛定思痛,决心恢复绿水青山。

  经过系统治理及生态修复,猎神村逐步恢复了和谐共生的自然面貌,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100万人次。村民艾文胜开了一家竹家乐,他边炒竹笋边笑着说:“现在用竹子迎客,收入翻了几番!”

  从非遗出海到“以竹代塑”,从矿区重生到竹海生金,梁平真正以一根竹子成功闯世界。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16日 10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文地址:http://liaocheng.hackpro.cn/html/40e819987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打开世运会“入门图册”,看看这些小众项目怎么玩

广西将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福建469个高频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的背后

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与特朗普“决裂”后 马斯克再向共和党阵营捐款千万美元

友情链接